《大学化学实验E》(下)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名 | 《大学化学实验E》(下) | 总 学 时 | 20 | 学 分 | 0.5 |
课程编码 | 1061209 | 理论教学学时 |
| 适用专业 | 环境工程 |
课程类别(请在课程所属类别栏注明选修或必修)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 | 实践 教学 学时 | 实验学时 | 34 | 先修课程 |
|
专业课程 |
| 上机学时 |
| 开课学院(部) | 交叉科学研究院 |
校选课 |
| 其它 |
| 基层教学组织 | 基础化学实验教研室 |
一、课程简介
中文
大学化学实验E是我校理工科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大学化学实验E》(下)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滴定分析与仪器分析、化学反应平衡与反应速率。其中滴定分析中主要介绍了酸碱滴定相关技术,仪器分析部分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化学反应平衡与反应速率主要涉及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考察、反应速率、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等的计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所涉及的分析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使用基础化学实验中的各种分析仪器,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技能,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培养学生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仪器分析素质,为后续的其它化学实验课程的技能训练及科学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
英文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 E is a basic chemistry experiment course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lated majors in our university, and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 E (part 2) is for the major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s two parts: titration analysis and instrumental analysis, Chemical equilibrium and reaction rate. Titration analysis mainly introduces acid-base titration related technology, the instrument analysis section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 The equilibrium and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 mainly involve the 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e and equilibrium of chemical reaction, the calculation of reaction rate, reaction order, rate constant and activation energ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nvolved, properly use various analytical instruments in bas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master the basic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nd skills, preliminarily form good experimental habits and experimental literacy, and improve experimental hands-on ability. Learn to analyz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conduct effective data processing, cultivate students' rigorous and realistic scientific attitude, gradually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ir instrumental analysis quality,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skill training of other chemical experiment cour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s.
二 、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化学实验E》(下)是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酸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如酸碱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2)通过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相关物理化学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热力学参数的基本测定方法和技术,深入理解物理化学中的一些概念;(3)通过实验后的实验报告的撰写,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解释实验现象,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并具备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4)通过实验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立志学习科学知识,成为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社会主义青年。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大学化学实验E》(下)课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接触的系统性实验课程,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化学实验和涉及环境工程的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验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常见设备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技能,“量”的概念的培养,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实验素养都将为他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或者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作风将使学生在环境工程方面的工作和科研中做的更好、走的更远,为我国的环境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
| 项目名称 | 学时 | 类型 | 每组人数 | 教学要求 (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 学生任务 |
作业要求 | 其他要求(自学/讨论) |
1 |
| 滴定实验基础—比较滴定 | 4 | 基础性 | 2 | 重点:酸碱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判定滴定终点的原则和操作方法,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结果。 难点:滴定终点的判定和数据的处理。 教学方法:讲授 + 实验 | 实验报告 | 预习下一次实验并撰写预习报告。 |
2 |
| 食用醋中总酸测定和洗衣粉中总碱度测定—酸碱滴定法 | 4 | 设计性 | 2 | 重点:掌握食用醋中总酸度和洗衣粉中总碱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提高运用定量分析知识学会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水平。 难点:食用醋和洗衣粉的溶解,滴定终点的判定。 教学方法:讲授 + 实验 | 实验报告 | 预习下一次实验并撰写预习报告 |
3 |
| 自来水中铁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4 | 综合性 | 2 | 重点:了解邻菲罗啉测定铁的基本原理,通过本实验了解和掌握目视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难点: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自来水水中铁离子浓度的操作。 教学方法:讲授 + 实验 | 实验报告 | 预习下一次实验并撰写预习报告 |
4 |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4 | 基础性 | 4 | 重点:掌握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反应速率、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的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 + 实验 | 实验报告 | 预习下一次实验并撰写预习报告。 |
5 | 5-1 | 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二选一) | 4 | 设计性 | 3 | 重点:了解静态法测定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强的原理,掌握静态法测定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压强的实验操作方法。 难点:氨基甲酸铵分解压强的测定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 + 实验 | 实验报告 | 比较学习选修实验的异同,撰写预习报告,准备实验操作考试 |
5-2 |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二选一) | 4 | 基础性 | 3 | 重点:了解电导率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会用电导率仪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进程中的电导率,并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难点:如何利用电导率作图求解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和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教学方法:讲授 + 实验 | 实验报告 | 比较学习选修实验的异同,撰写预习报告,准备实验操作考试 |